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,农村经济获得长足发展,农民收入不断提高,但农村社会建设和管理长期滞后,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,脏乱差问题突出,环境污染持续加剧,越来越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。针对这种情况,承德县县以提升城市形象、打造最美乡村为目标,在全县农村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村环境整治攻坚战,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。 建立组织落实干部责任,破解“组织推动难”。 承德县成立由县委书记、县政府县长任组长,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,相关县级领导任副组长的承德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领导小组,设立综合协调、资金筹措、环境整治及建设、民居节能改造等10个工作组,统筹推进全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。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、乡镇领导包村制度,形成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。同时,采取每周一督导、半月一通报、一月一联查、年底一总评的方式强化督导检查和考核,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序推进。
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广泛动员群众,破解“农民发动难”。承德县从建立宣传发动机制入手,充分利用广播、电视、报纸、标语、网络等媒介进行全方位宣传,大力营造浓厚氛围,迅速在全县掀起工作热潮。在推行环境改造提升过程中,坚持贯彻群众路线,标准由群众定、措施由群众议、工作由群众干,因村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办法。注重抓示范引导,通过典型培树、观摩评比、参观学习等形式,调动起群众村看村、户看户、比着搞环境的积极性。
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筹措改造经费,破解“资金保障难”。今年,承德县本级安排专项资金1020万元对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和环境整治工作进行奖补,同时统筹整合土地、财政、环保、农牧、扶贫、交运、水务等各部门项目资金2500多万元集中向重点村进行投放,形成合力。各乡镇也积极筹措资金,采取政府补一点、镇直单位集一点、个体工商户捐一点、群众拿一点、企业帮扶一点的办法,动员社会力量投资投劳,形成多元化投入机制。
典型示范、重点突破、扩点扩面,破解“全面提升难”。按照典型示范,全面推进的原则,承德县确定了新杖子乡鹰手营子、涝洼、苇子峪,下板城镇朝梁子、李家沟,八家乡深水河3个乡镇、6个村为全县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,以“十大工程”为主要内容,全面完成“四清四化五改”,起到了典型示范作用。按照沿“两环一线”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,分批分期全面改造提升,力争全县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、两年上台阶、三年大变样。
建立立体保障机制落实常态管理,破解“成效保持难”。人员保障。各乡镇配备了垃圾清运车,中心村村每500人配备一名专职保洁人员。设施保障。全县新建垃圾填埋场22个,新建垃圾池250个,配置垃圾桶1050个。制度保障。为使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常态化管理,探索建立了“户保洁、村组织、乡监督、县补助”的卫生保洁模式及“户清理、村收集、乡清运、县补助”的垃圾清运模式,对农村环境卫生实行常态化管理。
|
|